所谓“陶瓷型”就其最广泛的含义而言,包括用耐热无机材料制成的,用于烧注金属的任何类型精密铸造。我厂正在研制的一种典型的陶瓷型,即使用肖氏法制成的不锈钢铸件,它是以锆石或焙烧过的蓝晶石之类的耐火硅酸盐粒料,用无机硅粘结剂粘结而成。
目前,按肖氏法,陶瓷型在脱模后应立即点火燃烧,以形成一种微裂纹结构。这种微裂纹结构能使精密铸造在以后的焙烧和金属浇注过程中,具有抗热冲击和保持尺寸稳定的能力。
所有陶瓷型工艺的最后一道焙烧工序之目的,即是除去二氧化硅粘接剂中的易挥发成分,使二氧化硅粘结剂产生熔接,从而增加了不锈钢铸件的强度。由于所有这些过程中采用的粘结剂都是硅酸乙酯水解液,其主要的挥发成分即是碳氢化合物和水分。其中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在焙烧的早期,温度低于1000°F时,即已除去。温度超过1000°F时,水分仍牢固地与硅胶结合在一起,而熔接过程则要到1400~1500°F时,才较为显著起来。因此,大多数陶瓷型都在1500~1800°F这一温度范围内进行焙烧。
选择适宜的陶瓷型材料时,必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因为这类材料必须在尺寸上稳定,耐金属氧化物和炉渣侵蚀,同时还必须廉价。通常采用的有锆石和焙烧过的兰晶石或硅线石,尽管它们与当前所能获得的某些更为稀有的陶瓷材料相比,的确较为廉价,但仍然比绝大多数不锈钢铸件所用的硅砂昂贵的多。
此文章由www.dingjiazz.com编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