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铸件,是用各种不锈钢材料生产的铸钢件总称,主要用于各种介质腐蚀条件下。熔模铸件尺寸精度较高,一般可达CT4-6(砂型铸造为CT10~13,压铸为CT5~7),当然由于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,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较多,例如模料的收缩、熔模的变形、型壳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线量变化、合金的收缩率以及在凝固过程中铸件的变形等,所以普通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虽然较高,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(采用中、高温蜡料的铸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)。
经过测试,选择2%的A10M3+0.2%的SinM4+0.2%的BnM3的配比作为型壳强化方案,按型壳在原基础上减1~3层的思路进行1个月的生产验证。子啊批量验证过程中,项目发现这种高强度型壳在工艺控制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,要保证不锈钢铸件质量稳定,需要重点控制以下三方面的工艺参数。
(1)硬化液碱化度和温度。鼎佳公司采用结晶氯化铝硬化型壳,处于环保方面考虑,硬化液会连续多年使用也不会更换,日常只是补充,硬化液汇总含有大量的钠盐,若碱化度处于工艺上限时,其硬化能力严重下降,容易造成型壳硬化不良导致脱蜡过程开裂。另一方面,涂料中加入强化剂后,型壳硬化速度变慢,同等条件下硬化效果变差,只有调低硬化液的碱化度才可以保证型壳的硬化质量,碱化度需要控制在15%以内,冬季时还要严格控制硬化液的温度。
(2)加固层涂料粉液比。日常供货的耐火粉料受矿石类型、煅烧温度和生粉含量等因素的影响,供货质量也会有波动,这种波动有时会影响到涂料的粉液比,子啊耐火粉A12O3含量合格的前提下,配料时需要重点控制涂料的粉液比。对于石英砂型壳,焙烧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晶型转变,当涂料的粉液比低于1.1时,强化剂对型壳的强化效果变差,所以生产过程仅控制涂料的粘度是不够的。
(3)型壳浇注温度。强度测试结果表明,在高温状态,石英砂型壳与莫来石砂(铝硅系砂)型壳强度没有大的差异,温度下降时两者差异就很大,当型壳温度低于300℃时(270℃时α磷石英转变为α方石英或β方石英)石英砂型壳强度已难以满足浇注要求。
本文由www.dingjiazz.com编辑